找到相关内容279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论释》「初品」译注

    1990年),页180、211、214、216。(注 19) 参见江岛惠教「《菩萨行论》の注释文献について」(《印度佛教研究》,14卷,2号),页644、646。(注 20) 参见注18引书,页213、...来作为整个《中论》的思想架构;也就是,以凡夫菩萨位的大悲心、无二慧和菩提心三法为前导,再由此引入论的主体部分──与圣位菩萨十地相应的布施等十种波罗蜜多之行,和佛的无学果位。至於此论不共的应成宗义和破...

    释如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1946323.html
  • 任继愈《中国佛教史》(9)

    ,以及功德光著《戒律本论》、寂天著《菩萨行论》。此外,《俱舍伦》为必修课,《因明》为选修课。对于这些经典,宁玛派有自己的解释,主要表现在隆钦然绛巴和戎松班智达所著的教程中。修习密法所依据的根本密典是... 噶当派以修习显宗为主,所习经典为《大乘经庄严论》、《菩萨地》、《集菩萨学论》、《菩提行论》、《本生鬘论》和《集法句论》,称为“噶当六论”;加上阿底峡的《菩提道灯论》,又称“噶当七论”。此后还增加了...

    任继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3147048.html
  • 刘立千著:印藏佛教史(1)

    ,顺他方便,又造《菩萨行论》。  毗汝巴初游学那兰陀寺,后至吉祥山(dpal-gyi-ri-bo)亲从龙智学《阎曼德迦法》,得见本尊,久修之后,闻其转为吉祥忿怒尊,其本尊无别,余后当详。  护法之...第一章名佛时与佛后之教法。自第二次结集后,佛教中分出部派,直到六百年后,龙树菩萨出世,大乘始兴,其间五百余年,纯为小乘之发展时代,故第二章叙述小乘之分派及其发展。大乘教理有系统之学说与显明之表著,虽始自...

    刘立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4147702.html
  • 科学与宗教的合作

    可能会想:‘我满心都是烦恼。我怎么可能那样善待众生呢?’不过,心依习惯而行。不习惯的,就觉得难做,而一旦习以为常,原来认为难的,也变得容易了。是故,寂天所著的‘菩萨行论’中说:‘只要肯下功夫,没有不能...的发现时,更深地了解,似乎佛法方面的解释,有时候也能提供科学家们从新的观点来看他们研究的领域。  我们之间的对话不只对科学有所助益,也对宗教提供些帮助。虽然西藏对内在世界有宝贵的知识,但在物质上是...

    嘉华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4048407.html
  • 阿底峽《菩提道灯》內容研究

    不离生死不向菩提,何以故,有所得心及诸得见”,(54)这是对龙树胜义菩提心的发挥。  不过要等到七世纪末的寂天时,以菩提心的实践法门结合大乘资粮才臻于完备。他在其影响深远的《菩萨行论》(55)第一品... 由于这部论结合了这些传统,重视教理与实践的结合,次第分明,而且以“发心”为实践的起点,所以此后藏传佛教各大教派,均将金洲法称传下来的《修心七义》、寂天《菩萨行论》、阿底峡《菩提道灯》三部书列为论典...

    张福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3149382.html
  • 略论持戒

    无戒自利尚不成,欲难利他岂可能,  是故无存贪有心,护持净戒佛子行。   破净戒之人,能将往昔善根推毁,如同冰霜能毁一切。纵然精通一切法要,若以闻慢慢受,必恶趣,多闻无法救度。《菩萨行论》中亦云...毁戒亦如是,不得生天人,亦不至菩提。”   破戒的人,一定堕入三涂。尽管在人道中,修集了布施等功德。这果报也是难幸免的。月称菩萨在《中论》中说:   “失坏戒足诸众生,于恶趣受布施果。”   如果...

    弘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4249703.html
  • 札熙寺吉祥显密兴盛洲志

    受《大圆满前行引导文》、《菩萨行论》等修心法门,令自相续成熟,内心中对本尊与上师生起了不退信心,对轮回产生了出离与厌倦,于因果法则亦生起不退信心,宿世修法的串习终得苏醒。根桑堪布再三劝请他将来务必广...喜宴  ——众宝生源   南无文殊室利菩萨!  于恶浊世兴教法,  美名显扬遍雪域,  重建讲修道场者,  文殊上师常护持。   相好庄严绚丽耀眼目,  宣示取舍众生胜本师,  彼之教法八万四千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90257215.html
  • 宗喀巴对于大、小乘戒相融之思考(2)

      法尊法师译,《阿底峡尊者传》。台北:佛教出版社,1977年。   释续明,《瑜伽菩萨戒本讲义》。台南:开元寺,1967年。   黄奕彦撰,《“菩萨行论静虑品?土登却札注疏”译注》。政大民族研究所...,渐次依序修达菩提心之生起。此为阿底峡所传之教授。“自他相换”为寂天所传承之法,于其所著《菩萨行论》中曾述及。以上可进一步参见《广论》,页二二五。   [61]参见隆莲法师撰,<别解脱戒>,收录于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1160064.html
  • 二谛与三性说之辨析

    观行品中清楚地说:  大圣说空法,为离诸见故。若复见有空,诸佛所不化。  中观派晚期代表寂天在其《菩萨行论》中提及空性的修习时也说:  若久修空性,必断实有习; 由修无所有,后亦断空执  按照这些说法,...识。不见鼻香及鼻识。不见舌味及舌识。不见身触及身识。不见意法及意识。是名胜义善巧菩萨。如来施设彼。为胜义善巧菩萨。”   当观行者圆成实性时,不仅舍弃遍计,而且舍弃依他。《瑜伽师地论》言:“问若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33460430.html
  • 密宗传承史略

    ,广学大小乘经论及密教,法名吉祥燃灯智。之后又乘船到金州(今苏门答腊)向法护求法。十二年中,求得《现观庄严论》"一切教授",和《集菩萨学论》、《菩萨行论》等"不共教授"。  四十四岁,阿底峡回到印度...蛇咬伤时,所持念的明咒,即属此。  到了佛陀灭后三百年间,上座部所隶属的犊子部,除经、律、论三藏外,诸多真言密咒亦被结集,汇编成为"明咒藏"。其后,在南传《巴利藏》中,有说护身等偈颂的经典,名为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63960615.html